在五行中,“木”的位置放在旭日升起的东方,是一切生命之源。作为最容易获得、最具宜人性且最易于加工的自然材料,木材自古至今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。
中国人的实木情结更是与生俱来,从构木为巢开始,中国人就以木为材构建诗意的栖息家园,并孕育了丰富的木头文化。
实木情节的中国文化渊源
首先,受中国古人崇尚、尊重自然的哲学思想影响。
中华文明讲求人与自然密切融合、协调有序,崇尚自然,尊重自然;而在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话和交流中,木材所具有的特点与古人的哲学认识正好一致。
因此木材在中国的建筑和古典家具中就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,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“木文化”,与西方征服自然的“石文化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其次,是因为中国人非常重视堪舆术。
传统的木建筑布局,中国人都非常重视风水学上的堪舆术。周围有山环抱的住宅在堪舆术中被认为是良宅,其中又以位于“群山环抱”之中的宅院为最佳。
堪舆术中认为此等住宅可以避凶养气。房屋周围的“山”不仅要绿树成荫,而且对“山”的形势也很讲究,所以生长在山上的树木,自然成为了建筑材料的首选。木主春天,具有生发性。它这种独有的天然特性,可以与环境和谐,以木为建筑主体的风格由此形成传统。
最后,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的影响。
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天干地支以及阴阳五行。在传统的五行学说中,“木”代表既白的东方,代表着生生不息。所以,古人认为,树木是天地交流的通道,是人们与“天”交流,表达自己愿望的途径。
因而古人种树为林,伐木取材,将取自天然的“木”盖成房屋、制作家具、雕刻成件。每个生活细节无不与“木”息息相关。现代社会由于从木材学角度更加科学的认识到木材的优势和功效,加之中国古典文化的不断传承发扬;可以说国人与“木”有着千年之缘,国人乐在木中。
实木家居,感受自然的温度
树木是一种有温度的材料,它在自然中生长、独一无二,记录着时间和周遭的变化。你不可能找到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材,每一块木料都是与众不同。
我们都需要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,将自己与嘈杂的外界隔绝,修身养息。远离尘世的喧嚣,让心灵回归原始的质朴和宁静。
真实的木质和花纹,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进自然。感受木材的呼吸,倾听大自然说给你的故事。很多时候,只有对生活有一定感悟,在阅历上有一定积累,才能真正懂得实木家具的不可替代性。不管是当下的使用感还是日后的传承,实木家具都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。
精妙的设计,蕴藏着千年流传的文化。巧夺天工的制造工艺,让木材变得灵动,让居家人得到一场心灵的天然洗礼。